北京民防深度融合發展的途徑探析
人防是國防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七次全國人民防空會議對人防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全面部署,推動北京民防與首都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發展勢在必行。
一、北京民防融合發展的實踐做法。2006年,北京市在全國率先成立民防局,職能由單一的人民防空向防空防災一體化轉型,與國際民防實現接軌,拉開了融合式發展的序幕。一是找準規劃先行這個關鍵點,切實推進同首都城市建設的有機融合。不斷完善民防部門與規劃、國土、建設等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將民防部門納入首都城市規劃成員單位,將人防工程專項規劃列入城市總體規劃,將人防工程建設要求納入土地招拍掛要求,形成了以“地鐵為骨干、以防空地下室為主體、以專業配套為重點、以兼顧人防要求的地下空間為補充”的北京人防規劃體系架構。二是把握民眾需求這個社會關注點,切實將民防工作融入市民生活。始終把民防為民作為民防工作的宗旨,在保證戰備需求的前提下,盡量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斷滿足公眾日常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目前,北京建設的人防工程95%用于城市公共服務,其中90%被用作居民地下停車庫,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機動車停車位不足的狀況。三是關注“兩防一體化”這個核心點,主動融入北京應急管理體系。借助社會力量和資源,建立了有線與無線相結合、衛星與無人機相配合的指揮通信系統,組建了18支400余人的民防應急救援隊、1.2萬人的民防志愿者隊伍。主動將民防指揮通信等應急資源納入政府應急管理體系,將民防專業力量納入政府應急救援體系。
二、北京民防融合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國防意識普遍弱化,融合發展在廣度上沒能更好拓展。近幾年,北京民防與民安民生息息相關的政府部門建立了融合工作機制,但融合的領域局限性還很大,多部門、多領域合力推進民防工作的局面還沒有形成,甚至受到個別方面的阻力。究其原因,長期和平安詳的社會環境,導致了部分民眾的國防意識淡化、人防意識弱化,從而對現代戰爭的認識不足,對災害威脅缺乏緊迫感和警惕性。二是受制度機制制約,融合發展在深度上還有差距。由于法規制度滯后,標準規范缺失,指揮作戰體系還沒能同城市應急指揮體系深度融合一體化運作,缺乏全要素的實兵實景演練,城市重要經濟目標戰時防護能力、人員緊急疏散能力以及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還有待提高。
三、北京民防深度融合發展的途徑探析。一是強化全民國防意識,夯實融合發展的思想根基。思想是行為的先導,只有思想上的融合才是真融合。充分利用科技創新成果和自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優勢,深入推進“五進入”工作,讓廣大民眾深入了解國家安全形勢、戰爭危害影響、民防作用,在思想上增強民防工作認同感,激發自覺融合的動力。二是完善法律法規體系,打牢融合發展的制度基礎。一方面加快民防立法步伐,出臺促進融合發展的配套法規,明確相關部門的民防職能和促進融合發展的法律義務。另一方面積極參與相關行業領域立法工作,認真研究落實人防要求的意見建議,切實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為依托、共同發展”的制度保障體系。三是拓寬民防發展視野,構建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民防的職能是戰時動員組織群眾防空襲,平時組織群眾抗災救災。北京民防一方面要借鑒國際民防發展的成功經驗,切實提高“兩防一體化”能力。另一方面要樹立“大民防”理念,勇于剝離人防工程審批、人防工程維護管理等非核心職能,整合防汛、防震、城市應急等相關職能,形成職能深度融合、指揮協調順暢的“大民防”體系。
相關資訊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人防防爆按鈕結構簡析!
- 人防信號燈箱技術規格!
- 帶證人防防爆地漏使用注意事項!
- 人防熔斷器箱的作用!
- 人防設備中油網除塵器的設置!
- 人防防爆地漏的使用注意事項!
- 風機控制箱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呢?
- 使用人防防爆地漏注意的問題!
- 人防三防總控箱的使用原理!
- 人防防爆地漏優勢!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